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
潘梓年(1893—1972),又名宰木、定思。他原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學部委員、分黨組書記,主持學部常務工作,兼任哲學研究所所長,一級研究員,研究生導師,《哲學研究》編輯委員會召集人。他是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
潘梓年于l893年1月11日出生在江蘇省宜若縣陸平鎮。他青年時代先后就讀于上海大同學院和龍門師范,1920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邏輯學。他在北大學習時,通過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進步刊物,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薰陶,逐步形成新的世界觀。1926年他赴廣東參加北伐,l927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入黨后不久,就被派到宜興以教育局長的公開身份進行重建中共宜興縣委的工作。同年9月,他被調回上海,在黨領導下從事左翼文化運動的領導工作。l930年,他擔任“社會科學家聯盟”(社聯)的負責人,后又調任“左翼文化總同盟”書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潘梓年遭到“四人幫”的殘酷迫害,l972年4月10日病故在獄中,終年80歲。
潘梓年的主要著譯有:
《文學概論》,北新書局,l926年出版。
《邏輯與邏輯學》,三聯書店,l937年出版。
《大家來學點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l958年出版。
《辯證法是哲學的核心》,河南人民出版社,l959年出版。
《潘梓年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l990年出版。(這是潘梓年逝世后,哲學所組織專人負責選編的)。
(美)烏德寓斯著《動的心理學》(譯著)。
(美)瓊斯著《邏輯》(譯著)。
(美)司可脫著《蘇俄新教育》(譯著)。
(法)柏格森著《時間與意志自由》(譯著)。
(美)瓊斯著《邏輯歸納法與演譯法》(譯著)。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潘梓年(1893—1972),又名宰木、定思。他原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學部委員、分黨組書記,主持學部常務工作,兼任哲學研究所所長,一級研究員,研究生導師,《哲學研究》編輯委員會召集人。他是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
潘梓年于l893年1月11日出生在江蘇省宜若縣陸平鎮。他青年時代先后就讀于上海大同學院和龍門師范,1920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邏輯學。他在北大學習時,通過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進步刊物,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薰陶,逐步形成新的世界觀。1926年他赴廣東參加北伐,l927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入黨后不久,就被派到宜興以教育局長的公開身份進行重建中共宜興縣委的工作。同年9月,他被調回上海,在黨領導下從事左翼文化運動的領導工作。l930年,他擔任“社會科學家聯盟”(社聯)的負責人,后又調任“左翼文化總同盟”書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潘梓年遭到“四人幫”的殘酷迫害,l972年4月10日病故在獄中,終年80歲。
潘梓年的主要著譯有:
《文學概論》,北新書局,l926年出版。
《邏輯與邏輯學》,三聯書店,l937年出版。
《大家來學點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l958年出版。
《辯證法是哲學的核心》,河南人民出版社,l959年出版。
《潘梓年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l990年出版。(這是潘梓年逝世后,哲學所組織專人負責選編的)。
(美)烏德寓斯著《動的心理學》(譯著)。
(美)瓊斯著《邏輯》(譯著)。
(美)司可脫著《蘇俄新教育》(譯著)。
(法)柏格森著《時間與意志自由》(譯著)。
(美)瓊斯著《邏輯歸納法與演譯法》(譯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