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王鐵軍
本館建于1954年。建館初期,曾收購了著名哲學家張東蘇的全部藏書。以此為基礎,在哲學界專家、學者的幫助、指導下,經過全體工作人員30余年的努力,本館藏書日益豐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哲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本館建設進一步發展,已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哲學專業圖書館。一些著名學者在來所講學過程中,參觀了本館藏書后曾表示,在國外也很難找到如此完整系統的哲學專業藏書。
本館現有藏書184,513冊。藏書建設的方針是:按照科研的需求,哲學專業藏書力求完整、系統;相關學科藏書力求實用、豐富。
中文平裝圖書是本館主要館藏之一,占全部館藏的38% ,除解放后出版的哲學著作基本收藏齊全外,解放前出版和臺灣、香港近年出版的哲學著作也盡可能搜集人藏。鑒于研究所圖書館讀者少、分科細、需求范圍廣的特點,本館采用保證品種減少復本的辦法,使本館的中文專業藏書基本滿足了讀者的需求。另外,相關學科圖書及各種工具書本館收藏也較豐富,入藏時還充分注意了按與哲學專業的關系來收藏各相關學科不同水平的著作,因此也可以基本滿足新形勢下日益發展的哲學研究的需要。
本館線裝古籍藏書占全部館藏的31%。其中不乏珍貴的珍、善本圖書,如曾被侯外廬等國內學者稱為“見目不見書”的《周易時論合編》(清刊本)。國內向已佚失,近年又自國外發現并取回復制本的《肇論集解令模鈔》(宋刊本)、《朱子大全劄疑問目標補》(明刊本)等既是海內極難找到的孤本,又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更顯其珍貴。
本館藏書的20%是英、法、德、俄、日等外文圖書。外國哲學史上主要哲學家的著作本館都力求收藏完整,其中有些國內不易見到,如《亞里土多德著作集》(12卷)、《康德著作集》(10卷)、《黑格爾著作集》(20卷)、《培根著作集》(14卷)、《西周哲學著作集》等。近幾十年國外出版的研究哲學史的著作本館搜集也較為齊全,向為國內學者所矚目。
授集現代外國哲學著作時,本館首先注意不同學術流派的代表作,如分析哲學、結構主義、現象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同時也注意了當代著名哲學家著作的搜集,如羅素、薩特爾、胡塞爾等等,本館還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抓住國外各種出版信息和動態,及時訂購,使本館新書到館時間與國外圖書館相近,為我國學者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大量最新資料。
十年動亂使本館外文藏書建設中斷,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近年本館正抓緊時間,利用多種手段,充實館藏,以達到建設完整、系統藏書的目標。
本館人藏的中、外文期刊合訂本占全部館藏的8%,其中一半以上是國外哲學專業期刊。館藏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贈送我館的《哲學問題》(第1期)在其國內也早已視為珍本,本館系統收藏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國外期刊聲300余種,也都是難得的哲學研究第一手資料。
自建館以來國內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和學報,本館基本做到了完整、系統收藏。解放前國內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也力求做到系統收藏,如20年代到40年代出版的《哲學評論》雜志,已經大部分收齊。
本館閱覽室備有中、外文現期期刊報紙800多種。歐美出版的哲學專業期刊有200余種。其中有綜合性跨國、跨學科的,也有專門研究某一學派或流派如分析哲學、解釋學、現象學、語言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哲學史、思想史的。較著名的有《愛雪司》、《國際哲學季刊》、《東西方哲學》等。蘇聯、東歐出版的哲學期刊有50余種,其中有介紹本國哲學的,也有對西方哲學進行評介的,如《哲學問題》、《哲學科學》等;日本及東方各國出版的哲學期刊也有50余種,較著名的有《理想》、《印度哲學季刊》等;中文期期刊中有國內出版的全部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和全部文科院校學報。近年本館又增訂了臺灣、香港出版的哲學期刊十余種。這幾百種哲學期刊可為讀者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料。
近年來,本館大力開展復印服務,為本所和兄弟單位提供方便。同時也在為服務手段的進上步現代化而努力,爭取為哲學研究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原載:《中國哲學年鑒1985》
錄入編輯:小蜜蜂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王鐵軍
本館建于1954年。建館初期,曾收購了著名哲學家張東蘇的全部藏書。以此為基礎,在哲學界專家、學者的幫助、指導下,經過全體工作人員30余年的努力,本館藏書日益豐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哲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本館建設進一步發展,已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哲學專業圖書館。一些著名學者在來所講學過程中,參觀了本館藏書后曾表示,在國外也很難找到如此完整系統的哲學專業藏書。
本館現有藏書184,513冊。藏書建設的方針是:按照科研的需求,哲學專業藏書力求完整、系統;相關學科藏書力求實用、豐富。
中文平裝圖書是本館主要館藏之一,占全部館藏的38% ,除解放后出版的哲學著作基本收藏齊全外,解放前出版和臺灣、香港近年出版的哲學著作也盡可能搜集人藏。鑒于研究所圖書館讀者少、分科細、需求范圍廣的特點,本館采用保證品種減少復本的辦法,使本館的中文專業藏書基本滿足了讀者的需求。另外,相關學科圖書及各種工具書本館收藏也較豐富,入藏時還充分注意了按與哲學專業的關系來收藏各相關學科不同水平的著作,因此也可以基本滿足新形勢下日益發展的哲學研究的需要。
本館線裝古籍藏書占全部館藏的31%。其中不乏珍貴的珍、善本圖書,如曾被侯外廬等國內學者稱為“見目不見書”的《周易時論合編》(清刊本)。國內向已佚失,近年又自國外發現并取回復制本的《肇論集解令模鈔》(宋刊本)、《朱子大全劄疑問目標補》(明刊本)等既是海內極難找到的孤本,又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更顯其珍貴。
本館藏書的20%是英、法、德、俄、日等外文圖書。外國哲學史上主要哲學家的著作本館都力求收藏完整,其中有些國內不易見到,如《亞里土多德著作集》(12卷)、《康德著作集》(10卷)、《黑格爾著作集》(20卷)、《培根著作集》(14卷)、《西周哲學著作集》等。近幾十年國外出版的研究哲學史的著作本館搜集也較為齊全,向為國內學者所矚目。
授集現代外國哲學著作時,本館首先注意不同學術流派的代表作,如分析哲學、結構主義、現象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同時也注意了當代著名哲學家著作的搜集,如羅素、薩特爾、胡塞爾等等,本館還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抓住國外各種出版信息和動態,及時訂購,使本館新書到館時間與國外圖書館相近,為我國學者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大量最新資料。
十年動亂使本館外文藏書建設中斷,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近年本館正抓緊時間,利用多種手段,充實館藏,以達到建設完整、系統藏書的目標。
本館人藏的中、外文期刊合訂本占全部館藏的8%,其中一半以上是國外哲學專業期刊。館藏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贈送我館的《哲學問題》(第1期)在其國內也早已視為珍本,本館系統收藏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國外期刊聲300余種,也都是難得的哲學研究第一手資料。
自建館以來國內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和學報,本館基本做到了完整、系統收藏。解放前國內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也力求做到系統收藏,如20年代到40年代出版的《哲學評論》雜志,已經大部分收齊。
本館閱覽室備有中、外文現期期刊報紙800多種。歐美出版的哲學專業期刊有200余種。其中有綜合性跨國、跨學科的,也有專門研究某一學派或流派如分析哲學、解釋學、現象學、語言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哲學史、思想史的。較著名的有《愛雪司》、《國際哲學季刊》、《東西方哲學》等。蘇聯、東歐出版的哲學期刊有50余種,其中有介紹本國哲學的,也有對西方哲學進行評介的,如《哲學問題》、《哲學科學》等;日本及東方各國出版的哲學期刊也有50余種,較著名的有《理想》、《印度哲學季刊》等;中文期期刊中有國內出版的全部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和全部文科院校學報。近年本館又增訂了臺灣、香港出版的哲學期刊十余種。這幾百種哲學期刊可為讀者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料。
近年來,本館大力開展復印服務,為本所和兄弟單位提供方便。同時也在為服務手段的進上步現代化而努力,爭取為哲學研究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原載:《中國哲學年鑒1985》
錄入編輯:小蜜蜂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