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7月30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和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辦,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承辦的“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第22期高級研討班(中西比較哲學)”開學典禮在首都師范大學舉行。開學典禮由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院長陳鵬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馮顏利研究員、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主席單繼剛研究員、副主席蕢益民研究員、科研處白帆和呂超,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孟繁華教授,政法學院院長陳鵬教授、王自彬行政副院長、梅建華副教授、袁程副教授,以及景曉鑫出席了典禮。第22期高級研討班全體學員、部分外籍授課教師,及來自北京的部分師生等近百人參加了開幕式。
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馮顏利研究員向遠道而來的外籍專家以及學員表示了誠摯的歡迎,并向承辦方首都師范大學表示感謝。隨后,他簡要介紹了暑期學院的基本情況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關于籌備暑期學院的情況,并對暑期哲學學院的未來發展提出一些設想。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助理、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主席單繼剛研究員作為暑期學院中方委員會代表致辭。他首先對遠到而來的外國哲學家和暑期班學員表示了歡迎,之后介紹了暑期學院的錄取原則和錄取情況,并鼓勵學員充分利用這兩周的時間吸收知識,開展討論,然后學以致用。
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孟繁華教授、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英方委員會主席、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系Michael Beaney教授也先后致辭。
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與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牛津大學中國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創立的非盈利性教學機構。學院的宗旨是通過聘請英國、美國以及其他英語國家和地區的當代著名和活躍的哲學家來華教學和進行交流,使中國的中青年哲學工作者能系統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歐洲大陸哲學各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研究狀況和發展動向,促進中英美學術交流和三國哲學家的相互理解。
目前,暑期學院已舉辦過21期高級研討班和6期高級讀書班。此次高級研討班的授課時間為7月30日至8月15日,主題為“中西比較哲學”(Comparative (Chinese-Western) Philosophy),邀請了五位授課老師,授課內容主要圍繞“中西比較哲學”展開。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系Michael Beaney教授,授課內容為:Analytic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分析哲學和中國哲學)。
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Carine Defoort教授,授課內容為:"Thinking" about Chinese Philosophy by "Unfreezing" Philosophical Notions。
香港大學哲學系Christopher FRASER(方克濤)教授,授課內容為: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Early China(中國先秦語言哲學)。
新加坡管理大學哲學系Tan Sor Hoon(陳素芬)教授,授課內容為:Confucianism and Democratic Theory(儒家與民主論)。
美國俄亥俄凱尼恩學院Yang Xiao(蕭陽)教授,授課內容為:Understanding Chinese Ethics(理解中國的倫理)。
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
2018年8月9日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7月30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和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辦,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承辦的“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第22期高級研討班(中西比較哲學)”開學典禮在首都師范大學舉行。開學典禮由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院長陳鵬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馮顏利研究員、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主席單繼剛研究員、副主席蕢益民研究員、科研處白帆和呂超,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孟繁華教授,政法學院院長陳鵬教授、王自彬行政副院長、梅建華副教授、袁程副教授,以及景曉鑫出席了典禮。第22期高級研討班全體學員、部分外籍授課教師,及來自北京的部分師生等近百人參加了開幕式。
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馮顏利研究員向遠道而來的外籍專家以及學員表示了誠摯的歡迎,并向承辦方首都師范大學表示感謝。隨后,他簡要介紹了暑期學院的基本情況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關于籌備暑期學院的情況,并對暑期哲學學院的未來發展提出一些設想。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助理、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主席單繼剛研究員作為暑期學院中方委員會代表致辭。他首先對遠到而來的外國哲學家和暑期班學員表示了歡迎,之后介紹了暑期學院的錄取原則和錄取情況,并鼓勵學員充分利用這兩周的時間吸收知識,開展討論,然后學以致用。
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孟繁華教授、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英方委員會主席、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系Michael Beaney教授也先后致辭。
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與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牛津大學中國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創立的非盈利性教學機構。學院的宗旨是通過聘請英國、美國以及其他英語國家和地區的當代著名和活躍的哲學家來華教學和進行交流,使中國的中青年哲學工作者能系統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歐洲大陸哲學各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研究狀況和發展動向,促進中英美學術交流和三國哲學家的相互理解。
目前,暑期學院已舉辦過21期高級研討班和6期高級讀書班。此次高級研討班的授課時間為7月30日至8月15日,主題為“中西比較哲學”(Comparative (Chinese-Western) Philosophy),邀請了五位授課老師,授課內容主要圍繞“中西比較哲學”展開。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系Michael Beaney教授,授課內容為:Analytic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分析哲學和中國哲學)。
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Carine Defoort教授,授課內容為:"Thinking" about Chinese Philosophy by "Unfreezing" Philosophical Notions。
香港大學哲學系Christopher FRASER(方克濤)教授,授課內容為: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Early China(中國先秦語言哲學)。
新加坡管理大學哲學系Tan Sor Hoon(陳素芬)教授,授課內容為:Confucianism and Democratic Theory(儒家與民主論)。
美國俄亥俄凱尼恩學院Yang Xiao(蕭陽)教授,授課內容為:Understanding Chinese Ethics(理解中國的倫理)。
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
2018年8月9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