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以“ 孔子改善” 為精神原則,以“ 新百科全書” 為知識生長的基本方法,以未來的共同問題為...
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在當代學界獲得高度關注,也在一些實踐活動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創世史觀的歷史哲學,基于歷史性的三維概念:(1)創世性的存在論事件。
海德格爾關于真理之本質的闡述在學界向來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圖根哈特、達爾斯特倫等學者都曾...
伴隨著近年來學界對希臘化時期醫學殘篇的個案研究,我們一方面確定亞里士多德的普紐瑪/氣理論,...
從一場與哲學友人的游戲出發,趙汀陽逐漸進入到“跨主體性”的思考之中。
作者試圖分析兩個問題:如果要研究由非合作博弈發展出合作的可能性,什么樣的理論實驗博弈的設...
問題始于形成問題的條件,而條件的激化會使問題激化甚至無解。在這里我準備討論一個被劉慈欣...
歐盟正在主持編輯一本實驗性的跨文化學術字典,歐盟駐華大使郁白先生為項目負責人
王路教授的“一是到底論”主張應當把西方哲學概念being翻譯為“是”,而且這種譯法要貫徹到底
克爾凱郭爾哲學生涯的開端始自他對以黑格爾和黑格爾主義為代表的歐洲思辨哲學傳統的批判
有三種或者至少看起來存在著三種不同層面的、范圍逐漸擴展的理論焦點,立足于這些焦點,我們...
我最初知道葉秀山先生的名字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我的本科專業不是哲學而是思想政治教育
以威廉斯為代表的當代政治現實主義不僅批評理性主義與道德主義,而且特別批評“理性的善”這...
梁存秀(1931—2018),筆名梁志學,是我國著名的德國哲學翻譯家、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
以康德的道德哲學為依托,對尊嚴的理解存在著價值論和非價值論兩種模式。
蘇聯解體以后,文化學在俄羅斯面臨著替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成為萬物通論的趨勢。
人們往往只從歷史階段考慮現代性與后現代性,與古代和近代古典主義相區別,這劃分的“正確性...
在法蘭克福的馬爾庫塞檔案館中保存著《海德格爾,柏拉圖:〈巴門尼德篇〉》研討班記錄
秉承《正義論》中“理想理論-非理想理論”的劃分,羅爾斯在《萬民法》中進一步將自己的理論拓...
:《善的研究》是西田幾多郎發表于1911年的作品。
理性本位的哲學思想無疑是西方哲學發展的主流,如果說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對絕對預設(absolute ...
非人類動物在人類社會的處境與??滤P注的邊緣人群相似。
海德格爾與諾斯替主義之間的牽涉關聯是學界頗受爭議的一段公案。
作為新文化運動中“摧毀舊文化、再造新文明”的關鍵人物,胡適反對神道和靈魂不朽。
葉秀山(1935.7—2016.9),1952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56年畢業后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哲學...
長期以來,我總覺得,西方從古代希臘以來的“哲學”,作為一門“學科(科學)”,似乎到了這個...
1931年,汝信出生在上海一個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開明家庭
:《社會契約論》之副題“政治法原理”構成此書的“真正主題”,然而對它的各種主流理解(國...
傳統形而上學思想往往擁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都有一個組織思想的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建立起...
在韋伯的正當性三種類型中,“魅力型”因其明顯的人格化特征,被認為是與現代生活不相合拍的落...
當代哲學家、美學家葉秀山(1935-2016)在60年哲學生涯中,對歐洲哲學從古希臘至后現代的發展...
德國哲學家胡塞爾的現象學觀念是從擱置自然態度起步的
尼采通常被視為是無神論事業的哲學捍衛者,但是通過對尼采《快樂的科學》中“瘋子”及其在市...
動物之擁有權利無法從人類對于動物負有的義務中推論出來,需要給出獨立的動物擁有權利的論證。
斯塔羅賓斯基對盧梭的全新理解給當代哲學與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嶄新思想源泉,就像盧梭對于...
技術哲學應成為當代“第一哲學”,更多關注技術向何處去、人文科學向何處去以及人類向何處去...
Political Realism and the Western Mind——Exploring an alternative based upon‘relation...
柏拉圖以多種方式使用epistēmē(知識)以及其他相關知識語詞,并且他的知識概念頗具復雜性...
本文旨在解讀“德勒茲現象”,并對其“差異/重復”理論進行探討。
康德的倫理學一般被稱作義務倫理學, 重在從義務、善的意志、行動準則、道德法則等角度入手闡...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