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國哲學研究室研究員高正同志,于2023年5月28日11時26分在江蘇泰州病世,享年69歲。
高正,1954年6月出生于江蘇泰州,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本科,1983年8月至1984年9月在泰州市圖書館擔任文史咨詢員,1984年10月至1987年6月在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8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工作,先后被評為任助理研究員(1988年)、副研究員(1993年)、研究員(2000年)。
高正同志主要從事中國先秦哲學與諸子百家思想研究,其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諸子百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一書中,該書分析評議諸子百家思想的形式,勾勒出一個包括形上學、認識論、社會倫理道德和政治哲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體系的輪廓,在結合文本的歷史背景、思想內容和語言特點中注重概念分析,縱橫對比,尋繹邏輯,能夠結合出土文獻參驗比證,并將訓詁和義理結合起來,具有扎實的資料根據和很高的學術水平,出版后受到學界的一致好評和廣大讀者的歡迎,獲得哲學所2000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在中國哲學研究室工作期間,高正研究員還參與過一些集體項目,如合著《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齊魯書社,1991年),《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東方出版社,1994年)。
高正同志有著良好的訓詁學功底,出版有《<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中華書局,2010繁體修訂版)。2005 年,他的《荀子其人其書及思想源流借鑒意義綜合研究》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還完成了《荀子校注今譯》大部分書稿,并構思了《中國先秦思想史》的主要框架和內容。
高正同志堅持黨的領導,擁護黨的事業,認真做好本職科研工作,在工作中與同事和睦共處,既有原則又能謙讓,注重職業道德和知識更新,工作勤勉認真,為后代學人做出了典范,為中國哲學史研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高正同志的逝世是我所的重要損失,也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界的損失。
高正同志千古!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2023年5月30日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國哲學研究室研究員高正同志,于2023年5月28日11時26分在江蘇泰州病世,享年69歲。
高正,1954年6月出生于江蘇泰州,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本科,1983年8月至1984年9月在泰州市圖書館擔任文史咨詢員,1984年10月至1987年6月在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8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工作,先后被評為任助理研究員(1988年)、副研究員(1993年)、研究員(2000年)。
高正同志主要從事中國先秦哲學與諸子百家思想研究,其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諸子百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一書中,該書分析評議諸子百家思想的形式,勾勒出一個包括形上學、認識論、社會倫理道德和政治哲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體系的輪廓,在結合文本的歷史背景、思想內容和語言特點中注重概念分析,縱橫對比,尋繹邏輯,能夠結合出土文獻參驗比證,并將訓詁和義理結合起來,具有扎實的資料根據和很高的學術水平,出版后受到學界的一致好評和廣大讀者的歡迎,獲得哲學所2000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在中國哲學研究室工作期間,高正研究員還參與過一些集體項目,如合著《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齊魯書社,1991年),《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東方出版社,1994年)。
高正同志有著良好的訓詁學功底,出版有《<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中華書局,2010繁體修訂版)。2005 年,他的《荀子其人其書及思想源流借鑒意義綜合研究》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還完成了《荀子校注今譯》大部分書稿,并構思了《中國先秦思想史》的主要框架和內容。
高正同志堅持黨的領導,擁護黨的事業,認真做好本職科研工作,在工作中與同事和睦共處,既有原則又能謙讓,注重職業道德和知識更新,工作勤勉認真,為后代學人做出了典范,為中國哲學史研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高正同志的逝世是我所的重要損失,也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界的損失。
高正同志千古!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2023年5月30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