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歷任所長為潘梓年、許立群、邢賁思、汝信(兼)、陳筠泉、李景源、謝地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全國沒有專門的哲學研究機構。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 ... <詳情>
哲學專業書庫的前身是哲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哲學研究所同時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圖書館合并之后將其劃為哲學所自管庫,從此只保留圖書借閱流通業務,不再購進新書。
2009年1月16日,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哲學專業書庫正式掛牌。
<詳情>
馮顏利,男,1963年生于湖南臨湘,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紀委書記、副所長(2017.11至今)、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湖南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等10多個高校的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公平正義、文化哲學。
1982.06,岳陽師范學校畢業(現湖南民族師范學院);1987.06,湖南師范大學外語系畢業; 1995.06,西南師范大學邏輯學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2002.06,蘇州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2003-2006,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博士后。曾任湖南省臨湘市詹橋鎮中學英語教師;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1至2017.11,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首席研究員,中央馬工程專家,2007、2012年全國吳玉章獎評審委員,國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名詞審定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與中華外譯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與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通訊評審專家?!墩軐W研究》兼職編輯(2003-2005),《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編委(2006年至今)(馬研雜志論文匿名評審二審專家2016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雜志論文匿名評審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重點學科負責人;重慶市第二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術帶頭人。
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自然辯證法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論文200多篇。
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3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合作)、省市部級一等獎1次、省市部級三等獎2次。
主要論文:《生產方式批評中的馬克思正義思想》(《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9期);《生態學社會主義核心命題的局限——評奧康納“生產性正義”思想》(合作,第一)《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論全球發展公正性的權利與義務問題——從鄧小平“東西南北問題”的觀點看》《哲學研究》;《全球發展:理論、問題和趨勢》《哲學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公平正義思想的價值與局限》《國外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人權論》《馬克思主義研究》;Spaces of capital, moments of struggle: A review of the eigh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nual conference ,By FENG Yanli and Liu Zixu,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Volume 2, Issue 1, 2012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Croup.) (ISSN:2159-8282) pages 113-124. Summary of New Global Order , By FENG Yanli,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2011.03. Vol.1,No.3,September 2011,349-355(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Croup.) (ISSN:2159-8282),等等。
主要著作:《金融危機以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進展與啟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全球發展的公正性:問題與解答》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礎理論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場學研究》人民出版社;《問題旨趣 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探索》人民出版社;《亞太與拉美社會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合作)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西南大學出版社;譯著《馬克思主義與人性》東方出版社;等15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506
傳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馮顏利,男,1963年生于湖南臨湘,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紀委書記、副所長(2017.11至今)、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湖南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等10多個高校的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公平正義、文化哲學。
1982.06,岳陽師范學校畢業(現湖南民族師范學院);1987.06,湖南師范大學外語系畢業; 1995.06,西南師范大學邏輯學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2002.06,蘇州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2003-2006,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博士后。曾任湖南省臨湘市詹橋鎮中學英語教師;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1至2017.11,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首席研究員,中央馬工程專家,2007、2012年全國吳玉章獎評審委員,國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名詞審定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與中華外譯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與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通訊評審專家?!墩軐W研究》兼職編輯(2003-2005),《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編委(2006年至今)(馬研雜志論文匿名評審二審專家2016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雜志論文匿名評審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重點學科負責人;重慶市第二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術帶頭人。
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自然辯證法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論文200多篇。
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3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合作)、省市部級一等獎1次、省市部級三等獎2次。
主要論文:《生產方式批評中的馬克思正義思想》(《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9期);《生態學社會主義核心命題的局限——評奧康納“生產性正義”思想》(合作,第一)《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論全球發展公正性的權利與義務問題——從鄧小平“東西南北問題”的觀點看》《哲學研究》;《全球發展:理論、問題和趨勢》《哲學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公平正義思想的價值與局限》《國外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人權論》《馬克思主義研究》;Spaces of capital, moments of struggle: A review of the eigh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nual conference ,By FENG Yanli and Liu Zixu,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Volume 2, Issue 1, 2012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Croup.) (ISSN:2159-8282) pages 113-124. Summary of New Global Order , By FENG Yanli,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2011.03. Vol.1,No.3,September 2011,349-355(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Croup.) (ISSN:2159-8282),等等。
主要著作:《金融危機以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進展與啟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全球發展的公正性:問題與解答》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礎理論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場學研究》人民出版社;《問題旨趣 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探索》人民出版社;《亞太與拉美社會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合作)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西南大學出版社;譯著《馬克思主義與人性》東方出版社;等15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版權所有